- 發布日期: 2023-05-26
預警內容
依據穗稻熱病5月中旬監測資料顯示,部分地區已有零星穗稻熱病發生,又逢鋒面來襲,為避免影響收成,籲請農友務必注意穗稻熱病防治工作。穗稻熱病主要發生於稻株穗頸、枝梗、穀粒及護穎等部位,稻熱病孢子於水稻抽穗前,隨著雨水或露水掉落在劍葉葉舌及葉節上,當稻穗抽出時接觸孢子而被感染。穗頸部罹病者,患部初期呈褐色病斑,造成組織壞死養分無法輸送,影響整穗發育,嚴重時罹病部位會彎曲並造成稻穗白化乾枯,俗稱「吊穗」或「吊狗」;發病嚴重時無法充實或不稔,俗稱「空包彈」,穀粒受感染時,病斑呈暗灰色或白色,對品質影響甚鉅。因穗稻熱病常於抽穗後才見明顯病徵,故施藥時機的掌握及預防為防治重點,把握抽穗前3-5天及齊穗後施藥,可有效減少病害發生與蔓延。尤其稻熱病在高濕條件下容易發生,在通風不良的地區,特別需要注意防範。防治建議
防治藥劑請農友參閱防檢局農藥資訊服務網(https://pesticide.baphiq.gov.tw/information/Query/Bug),並請注意安全採收期。